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有關直屬單位:
《黑龍江省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6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
黑龍江省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和《黑龍江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黑龍江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更好服務保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開局起步,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錨定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總目標,持續抓好“兩個綱要”和“十四五”交通規劃落地實施,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為維護國家“五大安全”、建設“六個龍江”、推進“八個振興”、服務構建“4567”現代產業體系,提供堅強有力的交通運輸服務保障。
到2025年,基本形成“5縱2橫1邊”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10出省、7出境”對外聯通格局和“1+4+7”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體系,加速融入“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
到2035年,基本實現縣級行政中心15分鐘上國道、30分鐘上高速公路、60分鐘上鐵路;市級行政中心(除黑河、加格達奇外)45分鐘上高速鐵路、60分鐘到機場,逐步實現市通高鐵有機場、縣通高速有鐵路、村通快遞有燃氣、水運民航通全球、公鐵管道通鄰國。
二、建設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
?。ㄒ唬嬛?ldquo;5縱2橫1邊”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
1. 構建由同江(撫遠)—哈爾濱—北京、蘿北—鶴崗—牡丹江—大連、嘉蔭—伊春—大慶—廣州、黑河—哈爾濱—吉林、漠河—齊齊哈爾—北京等5條縱向通道和綏芬河—哈爾濱—齊齊哈爾—滿洲里、虎林—伊春—加格達奇等2條橫向通道以及沿邊通道組成的“5縱2橫1邊”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進立體互聯快速網建設。
2. 完善高速鐵路網。加快建設哈爾濱至伊春高鐵,推進牡丹江至敦化、齊齊哈爾至海拉爾、齊齊哈爾至通遼等高鐵前期工作,謀劃通東極(撫遠)、北極(漠河)等具有戰略意義的高鐵項目。到2025年,高鐵里程力爭突破1600公里,基本實現除加格達奇、黑河外市(地)通高快速鐵路。到2035年,高鐵里程約2000公里。(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 推動高速公路提質增效。建設哈爾濱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完善以哈爾濱為核心的高速公路網;建設鶴哈高速鶴崗至伊春段、綏化至大慶高速公路,推進市(地)間高速公路全聯通;建設吉黑高速山河(黑吉界)至哈爾濱段、鐵科高速鐵力至五常(黑吉界)段、北漠高速五大連池至嫩江段和牡延高速杏山至黑吉界段,提升省際聯通水平;推進吉黑高速哈爾濱至北安段、雙鴨山至寶清、哈爾濱至通河至佳木斯等通縣高速公路;有序實施哈同高速、綏滿高速等交通繁忙路段擴容改造。到2025年,高速公路里程超過5700公里,常住人口10萬人以上城市通高速比例達到85%以上。到2035年,高速公路里程約9000公里,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省交投集團、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 完善運輸機場體系。加快哈爾濱機場二期擴建,謀劃三期擴建工程。實施齊齊哈爾、佳木斯等機場改擴建。新建綏化、鶴崗、亞布力機場,謀劃擴建牡丹江機場、新建雙鴨山(寶清)機場,打造省內一小時航空經濟圈。到2025年,運輸機場數量爭取超過14個,旅客和貨郵年吞吐能力達到5000萬人次和40萬噸。到2035年,運輸機場數量達到23個,形成“1+4+18”運輸機場布局。(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民航黑龍江安全監管局、省機場集團、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ㄈ┩七M便捷順暢干線網建設。
5. 加快普速鐵路提檔升級。推進哈綏北黑、哈綏佳同(撫)、富裕至加格達奇、哈爾濱至吉林等既有鐵路改造,推進黑河(孫吳)至遜克至烏伊嶺、漠河至滿歸(蒙)等沿邊鐵路建設。謀劃哈爾濱至明水至北安、哈爾濱至通河等市域(郊)鐵路和哈爾濱機場輕軌。到2035年,普速鐵路里程約8000公里,基本實現“縣縣通鐵路”。(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6. 推動普通國道提級改造。提升同哈、鶴大、綏滿、黑大等國道主通道能力,建設“醉美龍江331邊防路”、亞布力至雪鄉等旅游公路。到2025年,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比重達到95%以上。(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7. 暢通高等級航道。構建“2橫2縱5支2出海”航道網布局,提高黑龍江、松花江等高等級航道通暢水平,強化界河航道整治,推進松花江梯級開發航電樞紐建設。會同吉、遼兩省謀劃建設松遼運河。(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8. 加強油氣管道建設。加快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推進中俄遠東線天然氣管道干支線建設,到2035年,天然氣管網縣級行政區覆蓋率達到95%以上。完善原油管道,滿足進口俄油和大慶原油安全輸送任務。(省發改委、中石油昆侖氣電有限公司和國家管網集團北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ㄋ模┩七M廣覆深達基礎網建設。
9. 推動普通省道建設。到2025年,普通省道二級及以上比重達到50%以上。(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0. 建設“四好農村路”。實施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到2025年,鄉鎮通三級路率達到95%以上,25戶以上自然村(組)通硬化路率達到86%以上。(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1. 完善通用機場布局。到2035年,通用機場約54個,通航服務覆蓋農業產區、重點林區、5A級景區和重要邊境口岸。(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民航黑龍江安全監管局、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ㄎ澹嬛鄬蛹壱惑w化綜合交通樞紐體系。
12. 打造“1+4+7”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哈爾濱國際性門戶樞紐和哈大綏樞紐集群,構建齊齊哈爾、佳木斯、牡丹江、黑河等4個全國、區域性樞紐和雞西、鶴崗、雙鴨山、伊春、七臺河、加格達奇、北安等7個地區性樞紐。(省交通運輸廳、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3. 建設一體化銜接綜合客運樞紐。到2025年,綜合客運樞紐市(地)覆蓋率達到85%。到2035年,形成5個航空主導型、約60個鐵路主導型綜合客運樞紐組成的樞紐體系。(省交通運輸廳、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省機場集團、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4. 建設高效聯運的貨運樞紐。到2025年,國際性、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實現多式聯運型綜合貨運樞紐全覆蓋。到2035年,形成約30個多式聯運型貨運樞紐、10個口岸服務型貨運樞紐、100個通用集散型貨運樞紐、70個郵政快遞處理中心。(省交通運輸廳、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省機場集團、省交投集團、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構建協同融合的綜合運輸服務系統
?。┐蛟炜焖俦憬莸目瓦\服務系統。
15. 加快旅客聯程運輸發展。推動不同運輸方式間數據信息互聯共享,發展旅客聯程運輸電子客票,實現“一站購票、一票(證)通行”。推行跨運輸方式安檢雙向或單向認可。(省交通運輸廳、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民航黑龍江安全監管局、省機場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16. 提升城際客運水平。打造哈長城市群2小時交通圈,謀劃哈爾濱都市圈軌道通勤圈。完善哈爾濱樞紐機場航空網絡,加密與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地區航空聯系。(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省機場集團、哈爾濱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7. 加快城鄉客運一體化。鞏固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成果,鼓勵重點鄉鎮及道路通行條件良好的農村地區,通過城市公交延伸、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等方式,提升城鄉客運均等化水平,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到2025年,縣(市)城鄉客運一體化AAA級以上比例達到98%。(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省農業農村廳、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8. 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茖W規劃城市公交線網,加快城市公交樞紐建設。支持具備條件城市創建“公交都市”。(省交通運輸廳、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9. 提升城市軌道交通服務能力。建成哈爾濱地鐵3號線二期工程,謀劃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開展大慶等城市軌道交通研究。(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交通運輸廳、哈爾濱市政府、大慶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0. 推動汽車租賃產業發展。發揮頭部汽車租賃企業引領作用,推動我省汽車租賃市場規范發展,滿足群眾個性化出行需求,服務旅游強省戰略。(省交通運輸廳、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ㄆ撸嫿s高效的貨運與物流服務系統。
21. 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持續推動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公轉鐵”“公轉水”,加強集疏運體系建設,構建公鐵聯運配送體系。(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2. 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加強公鐵、鐵水、空陸聯運,推廣多式聯運裝備,提升鐵路(高鐵)快運、航空貨運能力。加快多式聯運信息互聯互通,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民航黑龍江安全監管局、省機場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23. 提升城市貨運配送水平。完善以物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為支撐的配送網絡。優化城市配送車輛通行區域、配送時間。推動建設貨運配送公共信息平臺。(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4. 完善農村物流網絡。推動客貨運輸站場、郵政快遞站點、農村供銷網點綜合開發利用。創新服務模式,推動“種植基地+生產加工+商貿流通+物流運輸+郵政金融服務”一體化農村物流體系。(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郵政管理局、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5. 推動專業化物流發展。加強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和市場監測。實施郵政、快遞“進廠”“進村”。推動智能配送、無接觸寄遞、即時直遞等新模式發展。(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工信廳、省郵政管理局、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ò耍嫿ò踩珪惩ǖ膰H物流供應鏈服務系統。
26. 推進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健全綜合運輸體系,促進國際(對俄)物流體系發展,服務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對外開放格局。提升黑河、同江界河大橋運營效能,建成黑河中俄跨江索道,推進東寧界河橋建設,暢通黑瞎子島中俄國際合作示范區跨境通道,謀劃漠河—加林達界河大橋和東寧、撫遠、虎林等跨境鐵路,推動綏芬河至格羅捷闊沃跨境鐵路擴能改造,提升黑河、撫遠等界河港口服務能力。(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省商務廳、哈爾濱海關、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7. 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推動哈歐、哈俄、哈爾濱(牡丹江、齊齊哈爾)—大連港(鲅魚圈)班列常態化運行。(省發改委、省商務廳、哈爾濱海關、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28. 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哈爾濱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豐富航空口岸功能,爭取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支持郵政、快遞企業、航空公司在哈爾濱機場設立分撥中心或運營基地。(哈爾濱市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發改委、哈爾濱海關、省郵政管理局、民航黑龍江安全監管局、省機場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29. 提高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水平。推動TIR國際公路運輸常態化運行,提高通關查驗效率。協助完善基于北斗的國際道路運輸信息系統。優化營商環境,引導跨境運輸企業“走出去”。(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工信廳、哈爾濱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進智慧綠色平安交通建設
?。ň牛┐蛟鞌底种悄艿闹腔劢煌w系。
30. 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升級。推廣北斗系統、5G、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到2025年,重點領域北斗系統應用率達到99%,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運行監測覆蓋率達到60%以上。(省交通運輸廳、省工信廳、省交投集團、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1. 提升客運信息化服務水平。到2025年,二級以上客運站電子客票覆蓋率達到99%。(省交通運輸廳、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2. 推動城市交通智能化發展。強化數字化管理,提升城市交通運行分析和預判能力,推動城市交通精準治理。(省交通運輸廳、省工信廳、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3. 推進“互聯網+貨運物流”融合發展。健全網絡貨運管理,強化市場運行監測。創新智慧物流營運模式,鼓勵物流園區、貨運場站、機場、港口廣泛應用物聯網技術。(省工信廳、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省機場集團、省交投集團、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4. 提升數字監管水平。推廣應用電子證照和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集裝箱多式聯運電子化單證。強化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監管數據共享融合。(省工信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打造清潔低碳的綠色交通體系。
35. 開展綠色出行行動。到2025年,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城市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城市公交、出租車、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汽車占比力爭分別達到72%、35%、20%。(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6. 加強重點領域污染防治。推動船舶污染物港口接收設施與城市轉運設施有效銜接。完善汽車排放檢測與維護(I/M)制度,推進超標排放柴油車淘汰更新。(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省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7.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統籌通道資源,科學選線選址,加強水土流失防護和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廢舊設施材料資源化利用,推進快遞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省交通運輸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ㄊ唬┐蛟毂U嫌辛Φ陌踩珣狈阵w系。
38. 提高抗風險能力。加強交通重大風險預測預警,完善緊急疏散、救援和避難通道系統,增強網絡韌性。(省交通運輸廳、省應急管理廳、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9. 提升設施安全水平。加大公路安防工程和危橋改造力度。嚴格落實長途客運、旅游、危險品運輸等營運車輛安全性能和準入標準。到2025年,重點車輛全部安裝安全防控系統。(省交通運輸廳、省工信廳、省公安廳、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0. 強化安全生產管理。開展道路運輸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加強重點營運車輛動態監控數據分析應用,強化道路運輸生產安全事故深度調查和事故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評估,推進營運車輛駕駛員職業化教育。加大非法改裝車輛聯合執法檢查和打擊力度。到2025年,道路運輸事故較大以上等級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0%和20%。(省交通運輸廳、省應急管理廳、省公安廳、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1. 健全交通運輸應急保障體系。統籌陸域、水域和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建立多部門聯動、多方式協同的綜合交通應急運輸管理協調機制。到2025年,一般災害情況下,干線公路路段搶通平均時間不超過12小時;到2035年,內河重要航段應急到達時間不超過45分鐘。(省應急管理廳、省交通運輸廳、民航黑龍江安全監管局、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進現代化治理能力建設
?。ㄊ┥罨攸c領域改革。
42. 深化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跨領域、跨區域、跨方式交通運輸協同機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交通運輸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和下放工作。完善普通國省道養護管理體制機制,建立省級投入與路面技術狀況、國省政策執行、養護任務完成、政府責任落實等量化指標評價結果相掛鉤的機制;完善定額標準規范、公路養護日常管理、養護工程管理、公路質量監督管理、養護作業單位資質管理和信用評級等一系列政策制度保障體系。(省交通運輸廳、省營商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ㄊ┐龠M形成統一開放市場。
43.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放寬競爭性環節市場準入、競爭性業務價格管制。推動交通運輸國有企業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培育壯大運輸市場主體,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運輸企業。(省國資委、省營商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4. 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加強出租汽車、“兩客一危”等領域行業失信市場主體及其有關人員信用管理。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公開、風險監測和安全管理。(省營商環境局、省交通運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5. 加強交通運輸新業態監管。建立健全多部門協同監管機制,推動對交通運輸新業態全鏈條監管,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省交通運輸廳、省營商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ㄊ模娀瞬抨犖榻ㄔO。
46. 強化行業管理隊伍建設。提升行業管理隊伍業務能力和整體素質,培育高水平科技人才。提升交通運輸執法隊伍能力和水平,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省交通運輸廳、省科技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7. 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落實交通運輸從業資格制度改革要求,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推進駕駛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探索從業資格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兩考合一、一考發兩證”等政策措施。(省交通運輸廳、省人社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8. 維護從業人員合法權益。推進職業保障體系建設,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崗位工資,落實營運駕駛員定期體檢、休假等福利措施。(省人社廳、省應急管理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交通運輸廳、省總工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保障措施
?。ㄊ澹┘訌婞h的全面領導。
49.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黨對交通運輸發展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的領導。
(十六)加強組織協調。
50. 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領導小組牽頭抓總,領導小組辦公室切實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出臺配套政策,細化年度任務安排,統籌推進實施方案落實。各成員單位協同配合,為實施方案落實創造良好條件,提供要素保證。各地各部門緊扣目標任務,緊盯大項目建設,抓細化、抓落地,全省“一盤棋”合力推進全省立體互聯交通網。(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領導小組及成員單位、各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ㄊ撸┩七M試點示范。
51. 聚焦對俄跨境物流體系、交通旅游融合發展、寒區交通建設等重點領域,推進交通強國試點工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商務廳、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省交投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ㄊ耍娀乇U虾驼咭I。
52. 加強資金保障。深化交通投融資改革,完善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多元籌資、風險可控的資金保障和運行管理體制。建立健全各級財政投入保障制度,穩步加大交通基礎設施的政府投資力度。鼓勵采用多元化市場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依法依規將符合條件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支出責任納入預算管理,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強化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政府債務風險。(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3. 加強用地保障。完善跨部門、跨區域協同推進機制,強化重點項目用地保障,做好土地資源預留和供應。(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省交通運輸廳、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4. 加強政策引領。充分借鑒其他省份先進經驗,試點通過延長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特許經營期、科學制定收費定價機制、發揮路衍經濟作用、鼓勵地方政府采用“資源換資金”等政策措施,增強項目融資吸引力,推動項目招商工作。(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相關市縣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