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進一步構筑和完善現代商品市場體系,加快推進區域性商貿中心建設,增強內需拉動力,現發布2011年全市商品市場發展導向意見。 一、重點發展的市場和布局 從我市目前市場發展看,2011年,應重點加快五類商品市場的發展: (一)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 該類市場是帶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今年,應重點圍繞蔬菜、漁業、畜牧、果茶和苗木花卉五大農業產業發展,培育發展以優質農副產品為主的區域性農產品物流中心和批發市場。年內,可在膠州、平度分別建設一處花卉、大姜批發市場。同時,現有的市場應進行升級改造,提高檔次,增強輻射。 (二)市區農貿市場 該類市場是城市居民日常消費的主要場所。今年,除對現有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外,還應按照相關規劃和“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合理配置,方便群眾生活。年內,主要向規劃建設的舊城、舊村改造區域內配置,重點在市北區的湖光山色,四方區的雙山、大山、孤山、大水清溝、保兒、宜昌馨園,李滄區的東小莊、十梅庵、麥坡和嶗山區的東城國際、北村等社區配置農貿市場。 (三)日用工業品市場 該類市場已基本飽和。日用工業品專業批發市場主要向城陽飾品交易區、黑龍江路“消費品市場走廊”東李一帶、遼寧路IT基地和即墨市鶴山路服裝貿易大道等市場群(帶)集聚發展。在地鐵交通運行線的城郊地區,可規劃建設以工業消費品為主的大型交易市場。另外,在其它區域可發展櫥具、燈具和家用電子電器等專業市場。市區現有小商品批發市場應逐步向城鄉結合部遷移。 (四)生產資料市場 該類市場主要是滿足工農業生產需要,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目前,我市除已有汽車、鋼材、建材市場外,尚缺煤炭、化工原料、廢舊物資和農資(化肥、農機)等大型生產資料市場,應加快發展,并主要向城鄉結合部和縣域重點鄉鎮布局。 (五)特色專業市場 該類市場是滿足群眾個性化、特色化消費的需要,在我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目前看,應重點發展圖書文化、旅游用品和跳蚤市場等。在布局上,主要在市南區、嶗山區和黃島區沿海一線的風景區,可規劃發展旅游小商品市場;各區可探索利用舊貨市場、休閑廣場或街心公園等場所試點開辦跳蚤市場。 二、重點培育完善的市場 1、即墨服裝批發市場。應完善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交易功能,逐步形成展貿型交易平臺。 2、開發區黃河路農產品批發市場。開工建設二期工程,并配套建設大型停車場。同時,依托前灣港口優勢,增加南方及臺灣地區鮮活農產品上市量,增強輻射力。 3、青島市糧油綜合批發交易市場。應重點加快物流中心建設,打造集交易、中轉和分撥功能為一體的糧食流通服務平臺。 4、青島華中蔬菜批發市場。應加快電子結算系統和配送中心建設。 5、青島國際工藝品城。應完善物流配送功能,優化購物環境,發展旅游購物、高端購物。 6、青島電子信息城。可在其周邊通過調整置換,規劃發展電子、通信等專業市場,打造以電子信息城為龍頭的IT市場群。 7、高科園裝飾城。完成3萬平方米的擴建工程,配套完善相應的展示功能。 8、平度南村蔬菜批發市場。應擴大物流配送中心規模、發展周轉冷柜式冷鏈系統,建設廢棄物處理中心,完善信息、結算、檢測功能。 9、萊西東莊頭蔬菜批發市場。應加快市場的標準化改造,建立冷鏈和物流配送系統,進一步提升市場帶動和輻射功能。 10、山東半島(萊西)再生資源集散市場。應重點加快“五區一中心”(即:商品交易區、分揀加工區、倉儲配送區、商品展示區、配套服務服務區和培訓中心)的規劃建設。年內,交易區等一期工程建成開業。 三、規劃控制 市區,沿張村河(跨海大橋引橋)以南區域,原則上不再規劃建設新的大型批發市場。 在市場類型上,市區農產品批發市場,除對現有市場進行整合外,不再批建新的市場。同時,按照國家規定,禁止開辦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已開業交易的禁止推出新品種的合同。 二O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