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現將《中國(開封)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25年10月18日
中國(開封)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
建設中國(開封)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下簡稱開封跨境電商綜試區),是提升內陸地區開放水平,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按照《國務院關于同意在海南全島和秦皇島等15個城市(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國函〔2025〕40號)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開封跨境電商綜試區與開封綜合保稅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開封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開放平臺疊加優勢,堅持“多方聯動、協同發展,產貿融合、創新發展,包容審慎、規范發展”的原則,推進跨境電商制度、管理和服務創新。
依托開封優勢產業集群,推動跨境電商賦能產業帶發展,重點培育儀器儀表、家居用品、裝備制造、農副產品、文化藝術品等開封特色出口產業,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帶”融合發展樣板。引導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內貿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培育壯大內外貿一體化經營市場主體,助力提高內外貿一體化水平,打造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推動各類開放平臺疊加聯動,促進跨境電商全鏈條創新,在業態融合、模式創新、監管服務等方面形成一批創新案例,構建跨境電商制度創新試驗區。通過3年的探索實踐,培育5個以上跨境電商特色產業帶、11個跨境電商產業園區,跨境電商經營主體超過1000家,跨境電商年交易額突破100億元,建成產業特色明顯、監管服務高效、生態體系健全的高水平跨境電商綜試區。
二、重點任務
(一)建設兩大平臺。
1.線上綜合服務平臺。依托中國(河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平臺,推動商務、海關、稅務、外匯管理等部門和金融機構、跨境電商企業信息共享,完善通關、物流、金融、保險、退稅等功能,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全方位、一體化服務。
2.線下產業園區平臺。加快推動開封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建設,鼓勵有條件的縣(區)建設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引進跨境電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培育一批集通關、倉儲、物流、商品展示、企業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的產業園區。
(二)構建六大體系。
1.信息共享體系。依托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建立集監管部門、產業園區、金融機構、跨境電商相關企業數據為一體的信息共享體系,實現企業信息“一次備案、多部門共享、全流程使用”。
2.金融服務體系。鼓勵金融機構、支付機構、外貿綜合服務企業開展業務創新,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鼓勵保險公司與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合作,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資信評估和海外倉融資等服務。
3.物流支撐體系。整合物流資源,加快開封國際陸港、開封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查驗中心建設,加強與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鄭州國際陸港聯動,推動區域物流網絡緊密銜接,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體系。
4.信用監管體系。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對信用等級較高的跨境電商企業貨物實行快審、快驗、快放。加快培育AEO(經海關認證的經營者)企業。優化完善監管服務,引導企業誠信經營。
5.統計監測體系。加強行業監測,整合分析監管部門、跨境電商企業、物流企業、金融機構等數據,做好數據歸集、分類工作,為政府監管和企業經營提供決策咨詢服務。
6.風險防范體系。探索建立跨境電商風險信息采集、風險評估、風險預警處置、風險控制等機制,有效防范貿易摩擦。加強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探索建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
三、主要舉措
(一)實施企業引領行動。
1.強化企業示范帶動。積極引進平臺型跨境電商企業,鼓勵其在開封跨境電商綜試區設立區域總部和運營中心、集貨中心等功能機構,借助其供應鏈整合優勢,帶動開封跨境電商及相關產業發展。引進一批提供品牌建立、網站運營、營銷推廣、物流運輸、跨境金融等專業服務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提升各類企業拓展跨境電商業務能力。支持有條件的開封企業“走出去”,建立海外服務站點,拓展海外營銷網絡,建立倉儲配送、售后服務、商品展示等境外服務體系。
2.做大做強跨境電商主體。鼓勵傳統內貿企業通過跨境電商第三方平臺開拓國際市場,實現數字化轉型。支持具有產業鏈、供應鏈整合能力的傳統外貿企業通過建立獨立站等方式培育私域流量,拓展國際營銷渠道。引導專精特新企業利用跨境電商渠道拓展業務,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
3.培育跨境電商知名品牌。鼓勵委托生產、委托設計企業注冊自有品牌,支持有條件的跨境電商企業打造直接面向消費者品牌,提升國際競爭力。支持企業開展境外商標注冊、國際認證和專利申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跨國并購國外品牌。支持企業運用社交媒體、跨境直播等渠道推廣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
(二)實施產業帶培育行動。
1.建設“跨境電商+儀器儀表”產業帶。引導開封儀器儀表企業利用跨境電商渠道實現“抱團出海”。支持企業突出重點、錯位發展,提升儀器儀表產業鏈、供應鏈水平。鼓勵跨境電商企業為儀器儀表企業提供可定制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2.建設“跨境電商+家居用品”產業帶。支持蘭考縣、通許縣、尉氏縣木制家具和智能家居企業培育自主品牌,通過注冊境外商標、開展國際認證、收購海外品牌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場。引導杞縣鋁制家具企業豐富跨境電商產品種類,實現行業提檔升級。支持有條件的家居企業研發適合跨境電商B2C(企業對個人)模式的產品,拓寬出海渠道。
3.建設“跨境電商+裝備制造”產業帶。引導裝備制造企業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支持空分設備、農機裝備、工程機械等行業企業建設跨境電商產品研發中心,加強品牌培育。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設獨立站,提高線上推廣水平。
4.建設“跨境電商+農副產品”產業帶。發揮杞縣大蒜種植加工優勢,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拓展國際市場。支持企業開展農產品質量認證和標準化建設,逐步擴大農產品出口。鼓勵開封“老字號”產品實現內外貿一體化經營,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開拓海外市場。
5.建設“跨境電商+文化藝術品”產業帶。發揮開封跨境電商綜試區、開封綜合保稅區和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作為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的政策優勢,積極開展文化藝術品領域制度創新。建設藝術品鑒證監管綜合服務平臺,推動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藝術品保稅倉、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雙創園等聯動發展,加快構建具有文化藝術品展示、交易、物流、進出口等完備功能的產業系統,擴大文化藝術品出口。
(三)實施創新驅動行動。
1.加強數字化營銷推廣。鼓勵跨境電商企業開展數字化營銷推廣,推動產品在海外市場實現供需精準匹配。推動跨境電商企業與多頻道網絡機構合作,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為企業提供高效出海服務。推行“保稅倉+直播”“體驗店+直播”等模式,做大做強保稅進口業務。
2.加大金融服務創新力度。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探索開展以平臺交易數據為基礎的企業信用融資。鼓勵保險機構開發跨境電商險種,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開展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業務。探索設立產業引導基金,發揮基金對產業鏈“雙招雙引”推動作用,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助推跨境電商產業發展。
3.積極參與標準規則制定。引導開封企業、協會、高校、智庫等參與制定跨境電商領域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探索制定地方標準、團體標準。
(四)實施生態提優行動。
1.優化通關便利服務。推行企業備案、申報、征稅、查驗、放行、轉關等環節的全程通關無紙化作業。實行基于企業信用評價和商品風險評估的通關便利化制度。實行7×24小時預約通關機制,持續提升跨境電商貨物通關效率。實行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簡化申報、清單核放、匯總統計。對符合條件的出口商品,按照四位稅號簡化申報。完善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監管措施,探索開展一般出口、特殊區域出口、企業對企業出口退貨業務,提升退貨時效。持續提升跨境電商通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進跨境電商監管便利化。
2.優化稅收征管服務。落實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退(免)稅政策,實現出口海外倉離境即退稅。對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出口未取得有效進貨憑證的貨物,試行增值稅、消費稅免稅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企業,試行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辦法,應稅所得率統一按照4%確定。積極推廣出口退(免)稅事項“非接觸”辦理。落實跨境電商出口退運商品稅收政策,對符合規定的退運商品,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3.優化外匯管理服務。建立動態監測、總量核查、分類管理的外匯管理體系。支持金融機構與線上綜合服務平臺數據互聯互通,為跨境電商企業辦理跨境外匯支付和結售匯業務。從事跨境電商的境內個人可通過個人外匯賬戶辦理跨境電商外匯結算。境內個人辦理跨境電商項下結售匯,提供有交易額證明材料或交易電子信息的,不占用個人年度便利化額度。
4.優化物流服務。加快建設開封國際陸港,推進國際集裝箱中轉中心建設,盡快開通中歐班列。對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和鄭州國際郵件樞紐口岸,探索提供國際貨物運輸、查驗、通關等一站式服務。支持企業建設海外倉,鼓勵建設公共海外倉,支持自用海外倉升級為公共海外倉。
5.優化人才服務。推動開封有條件的高校、中等職業學校開設跨境電商專業。支持高校和企業合作,共建跨境電商培訓學院、產業學院、創業孵化中心和眾創空間,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支持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跨境電商企業利用自身優勢,開展跨境電商人才培育。鼓勵舉辦跨境電商領域培訓、賽事、對接會等。
四、保障措施
開封市政府要建立完善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工作機制,統籌研究發展規劃、支持政策、制度創新等重大事項,切實推動開封跨境電商綜試區高質量發展。省商務廳等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密切協作配合,合力推進開封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要出臺跨境電商扶持政策,對建設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和線下產業園區、壯大市場主體、布局海外倉、降低物流成本、開展人才培訓等給予政策支持。要優化營商環境,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持續推進貿易便利化。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跨境電商企業公平競爭、規范經營。要挖掘跨境電商發展創新亮點,及時總結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積極做好復制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