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中央、省、市有關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著力穩定經濟增長的工作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靠前發力、務實給力,助推文旅消費提質擴容,聚焦聚力促進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更好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決定實施以下措施:
一、加大紓困幫扶力度
1.持續用好惠企政策。落實國家延續的有關稅收政策,文旅行業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15萬元(含)以下免征增值稅,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征稅;文旅行業小型微利企業按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實國家和省后續出臺的支持文旅行業各項減稅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加強宣傳推介,推動政策有效抵達并惠及更多文旅企業。
2.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積極爭取省級文化和旅游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旅行社、A級旅游景區、演出經紀機構和小劇場、星級旅游飯店等文旅市場主體恢復發展、創新發展。指導做好年度省級文旅產業發展類項目申報工作,助力文旅市場復蘇振興。
3.強化金融引導支持。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 加強銀企合作。建立健全重點旅游企業項目融資需求庫,引導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預期發展前景較好的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星級酒店、旅行社等重點文化和旅游市場主體加大信貸投入,適當提高貸款額度。建立中小微旅游企業融資需求庫,對符合條件的、預期發展良好的旅行社、旅游演藝等領域中小微企業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4.發揮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資金作用。引導企業提供更多參與度高、體驗性強、知名度高的消費產品,滿足文旅消費新需求。推動全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拓展旅游新功能,打造優質旅游新產品。
5.促進旅行社企業轉型升級。對符合條件的旅行社,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比例由80%提高至100%。支持旅行社企業創新產品體系和線上線下融合服務模式,加大微旅游、微度假、親子研學、團隊拓展、健康養生以及紅色教育等旅游線路和產品開發力度。創新旅行社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交納方式,探索開展保險替代現金或銀行保函交納保證金試點工作。
二、豐富優質文旅產品供給
6.培育發展文旅融合新業態。引導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等拓展應用新場景,推動鄉村旅游、紅色旅游、文化遺產旅游等業態創新,加快文博場館游、生態康養游、工業旅游、研學旅游、體育旅游等新業態發展,豐富游客體驗,延伸文旅產業鏈。
7.支持旅游區提檔升級。以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龍頭,支持指導旅游景區、度假區、鄉村旅游區創新發展,拓展文化內涵,豐富產品業態,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發揮社保卡文旅“一卡通”服務功能,推動4A級以上景區、市本級文化場館便捷刷卡入園入館,融入省“水韻江蘇”旅游年卡計劃。
8.深化非遺資源活態利用。深入開展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活動,鼓勵非遺大師工作室、體驗工坊、體驗活動全方位植入旅游空間,打造非遺快閃、非遺美食、非遺研學等特色項目,開發具有徐州特色的“非遺+”文化旅游產品,認定并打造“徐州伏羊食俗”傳承體驗基地。聯合電商企業,聯動舉辦“非遺線上購物節”,展示非遺活力,促進非遺消費。
9.拓展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圍繞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融合地域特色、“主客”共享和新型文化業態,大力推進縣(市)區“三館”、鎮(街道)“一站”、行政村(社區)“一中心”標準化建設,打造特色公共文化空間,不斷提升城市“15分鐘文化圈”、農村“十里文化圈”文化內涵,新建一批“城市書房”,開展戲曲進農村、進校園等特色主題活動,促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10.推動演出市場復蘇。重點扶持打造歌舞劇《承重者》、柳琴戲《窯灣往事》和梆子戲《大運河畔》等優秀舞臺劇目。繼續推進全市小劇場建設布局,指導各縣市區打造一批示范小劇場和創排小劇場精品劇目,爭創江蘇省文旅廳示范小劇場和小劇場精品劇目。與徐州廣電傳媒集團籌劃成立《彭城劇場》戲曲欄目,擴大國有文藝院團戲曲精品劇目的傳播范圍。
三、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11.釋放文旅消費潛力。爭創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深入推進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推動“國潮漢風·夜彭城”月光文旅品牌建設,推出一批常態化、特色化、多元化夜間文旅消費產品。舉辦文旅惠民消費活動,鼓勵更多的文旅企業積極參與優惠促銷活動,同時發放文旅消費券,拉動文旅消費,助推文旅市場復蘇。
12.發揮會展平臺帶動作用。精心辦好2022中國(徐州)漢文化旅游節和第十三屆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城市文化周,放大重要文旅活動的影響力和消費帶動效應。積極組織文旅企業參加第四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等文化旅游產業博覽會、交易會,同步實現文旅產品線上推廣和線下交易。
13.創新文旅消費服務模式。聯合中國銀聯,開展“紅火計劃”激勵項目,將文化和旅游小微商戶、集聚區范圍內小微商戶納入支持范圍,開展銀聯二維碼交易手續費補貼等優惠活動。優化文旅場所移動支付受理環境,對重點文化和旅游消費類商戶進行移動支付受理改造,推動旅游場景消費便利化。
14.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圍繞“快哉徐州”城市文旅品牌,宣傳推介徐州文旅形象和資源產品,提高徐州城市影響力和知名度。舉辦徐州文化旅游推介會,鼓勵支持文旅企業承辦或聯辦市級主題推廣活動,搭建市場平臺,輸送客源,助力文旅企業經營創收。聯合徐州廣電傳媒集團開設徐州文旅頻道,利用文廣旅局微信微博以及同程旅游、騰訊網絡等平臺,對文旅企業和文旅產品予以免費宣傳推介,助力文旅市場復工復產。
15.優化文旅市場環境。深化“證照分離”“一業一證”“不見面審批”“一件事一次辦”等改革,落實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制度。對文旅新業態加強行政指導和服務,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制定落實輕微違法免罰、首次違法免罰、一般違法行為從輕減輕行政處罰等事項清單。運用“上云增智”創新文旅市場監管模式,建立和完善信用評價體系,對疫情期間出現的失信行為進行審慎認定,確因疫情不可抗力導致的,不記入失信記錄。依法打擊違法違規經營,營造安全放心的文旅消費環境。
以上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實施,具體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負責解釋。